成为接待家庭
为家增添活力
足不出户体会世界的精彩
全家时刻都在进行跨文化实践,增加跨文化知识
培养开放的心态,提高家庭成员跨文化交往能力
中西方教育不同,在自己孩子身上看到无限可能
借鉴国外学习方式,让家人思维方式更多元化
新文化让生活方式变得更多元,家人间更包容
当一个家庭打开家门接待一个外国学生
这个家庭的成员便成为了国际公民



来华学生
住在中国人家里
按中国人的方式生活
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及传统
学好中文!!!
在中国学校插班上学交朋友
努力适应陌生的环境
让自己更独立
什么样的家庭能成为接待家庭
「1 颗爱心 + 1 张床 + 3 顿饭」
接待家庭不等于房东,家庭与交流生之间不存在经济关系,相互靠家人般的亲情维系情感。
- 一颗爱心:交流生因热爱中国文化而来,接待家庭因热爱世界文化、热爱分享而敞开家门。所以爱和心是最重要的必备条件,没有爱,何谈付出;没有心,何谈交流。
- 一张床:中西方文化中,对个人空间都有不同形式的要求,浓缩到最简单的标准,即便是兄弟姐妹,也希望拥有独立的床。
- 三顿饭:三顿饭只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共同生活的一点一滴。既然是家人,那么自然要吃在一起,妈妈包的饺子,爸爸炖的排骨正是德国儿子法国女儿飞越半个地球寻寻觅觅的中国味道。而洋孩子们大显身手煎的牛排,和一盘刀工稚嫩却饱含感恩的炒菜,是米其林大厨也无法为您调制出来的深情。
我想您还有以下疑问:
- 要在家讲英文(外语)吗?
Absolutely not! 完全不需要!试想您的孩子出国交流,会有住家讲中文么?由此看出,中文环境才是洋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全球有资格入选交流生的学生,都是通过严格的语言考试的,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杠杠的! - 自家小孩能跟接待学生练英文(外语)吗?
It depends! 其实,在真正的交流中,语言并不是交流目的,而是交流工具。接待外国交流生,如果把对方当成免费家教,其实是违背了交流项目的原则。然而,如果双方都将努力适应对方文化,把亲如一家作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谁又会干涉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互相辅导学习这么自然而然的事呢? - 来华学生的年龄都是多大?
15-18 岁之间。 - 哪些城市可以接待来华学生呢?
您的家庭居住地必须是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南京、常州。